
《营商盘锦》节目是盘锦广播电视台与盘锦市营商环境建设局、盘锦市工商联、盘锦市农商产业联合会、盘锦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推出的一档优化营商环境的经济类节目。节目以宣传盘锦营商环境为宗旨,助力盘锦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,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营造尊商、护商的营商环境。

今天是5月17号,星期五。今天走进《营商盘锦》的嘉宾是辽宁省人大代表、盘锦市政府法律顾问、盘锦律师协会副会长、辽河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方皓。
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,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

营商环境是伴随企业开办、营运、结束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环境和条件的总和。
而营商环境法治化,则要求在目前相对宽松开放的市场环境下,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、公平公正、透明的具体法律法规和监管程序。
近年来,盘锦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广国家政策,推进营商盘锦的建设。在营商盘锦的建设过程中,有很多有利于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条例和措施:
比如企业运营中的缩短企业开办时间、减少奔波于办事地点的次数、为企业是何种查询服务事宜建设了网上办事平台;
还有事关企业经营成本的优惠政策:如免除投标保证金缴纳、放宽企业贷款、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。
营商大环境,是要保护民营经济作为市场主体,平等地保护其财产、人身安全,鼓励更多的创业。
而说到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,关于营商环境中的优惠政策,用法治的角度理解,就是要把平等的理念,贯彻落实到立法、执法、司法、守法各个环节。从最高法改判张文中无罪案中,可以看出,国家已经从法治层面开始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权利,从法治层面保证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竞争地位。

王方皓就法治化营商的大环境谈了下3点看法:
首先,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,总体而言在市场中还处于弱势地位,这就更加要求“亲清”正商关系,促进正当竞争。同时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十分重要。
其次,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还要求政府、企业双方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。企业要诚信经营,同时政府对于给予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,有关部门不能随意更换,比如不能以换届、法人更换等理由违反之前合同约定的承诺。
第三,要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营商环境的作用,这也是构建法治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。比如(1)法院以及基层发挥调解的作用,强化立案登记,发挥调解和诉讼的解决矛盾纠纷的作用,有效净化营商环境;(2)严格打击市场垄断、假冒产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;(3)重视预判作用和案件的社会影响,重视并妥善审理涉企案件;(4)民间放贷无序需要司法机关配合整改,督促并规范职业放贷人。

营商大环境中,出台了很多对企业有利的政策,比如投标保证金的不收取等,都是中小企业的福音,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我们实践中需要防范的法律风险。
就拿不收取投标保证金为例:确实能够减轻税费,降低企业经营成本;但同时也会带来责任担保的不存在,不能防止随意撤销合同的违约损失。
目前营商相对利好的环境下,这个大环境的平台是很好的,但正如人才成长需要自律、磨砺一样,企业作为法人,也应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,打铁还需自身硬,中小企业自身的稳健发展不仅要依靠好的营商环境平台,最重要的是自身经营有方,以法律作为保驾护航的利器,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法治营商环境中,更应该有法律意识,抓住优惠政策的好时机:
企业的发展过程中,资金投入非常重要,资金是企业运营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,贷款是增资的一种常见方式法。特别是现在,优化营商环境,银行也放宽了企业的贷款条件,根据政策,企业拿着自己签下合同,就可以去银行申请相应数量的贷款,可谓是很好的优惠政策,有效降低的企业的贷款成本和经营成本。

但是,这时就要提醒企业了——首先,正所谓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,民营企业要稳步发展,就要“有多大本事干多大的事儿”,就不可不顾企业自身实际经营和自身偿债能力而盲目扩展去借贷。
超出自身运营能力的贷款,就会成为日后的隐患。并且,目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贷款利率是24%,企业也不可为了一时之需,饮鸩止渴,去借民间高利贷。借高利贷的风险很大,去年轰动全国的“于欢案”就是因为高利贷引发的。所以,不顾自身经营实际情况去盲目贷款增资,很容易引起企业资金链断裂,让企业出现生存危机。
中小企业在现在开放利好的营商环境中,可以量力而行,增资融资。比如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抵押贷款等。
其次,因为是“企业向银行提供签订的合同”申请贷款,所以在此也要提醒企业对合同的形式、实质均要进行严格的审查。对外签订合同时,一定要审查合作伙伴(也就是签订对方)的实际情况,千万不能碍于情面,在不了解对方实际情况时,就签下合同,这样会给自己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比如对方本身偿债能力就不强,日后与其合作并没有什么收益,这样就会承担非常高的还贷风险,极不利于自身企业的发展。
说到合同,王方皓强调:1.在企业发生纠纷后,合同约定的内容即为日后的证据,所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细致谨慎,不能碍于面子不审查;或者为了拿下当时的签约机会而放弃公平,签下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条款;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,想着等以后发生事情了再处理——合同内容永远是一手证据,约定的内容都关系日后造成的风险。所以,提醒企业签订合同时,一定要重视审查合同约定的内容,必要时请法律顾问或者律师审核,一定要让合同合法、合规,内容明晰、准确。2.对外及时终止不能履行的合同,不要一拖再拖。因为会有违约金和解除合同等风险。
